病在阳,应以汗解之;
反以冷水之。若灌之,其热被劫不得去,弥更益烦,肉上粟起,意欲饮水,反不渴者,服文蛤散;
若不瘥者,与五苓散;
寒实结胸,无热证者,与三物小陷胸汤,(用前第六方)
白散亦可服。方七。(一云与三物小白散)
| 文蛤散 (方七) |
|
|---|---|
| 配方 |
文蛤
(
5
两
)
|
| 煎药方法 | 上一味为散,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。汤用五合。 |
| 服用方法 | |
| 禁忌 | |
| 备注 | |
| 五苓散2 (方七) |
|
|---|---|
| 配方 |
猪苓
(
去黑皮,
18
铢
)
白术
(
18
铢
)
泽泻
(
1
两
6
)
茯苓
(
18
铢
)
桂枝
(
去皮,
0.5
两
)
|
| 煎药方法 | 上五味为散,更于臼中杵之。白饮和方寸匕服之,日三服; |
| 服用方法 | 多饮暖水,汗出愈。 |
| 禁忌 | |
| 备注 | |
| 白散 (方七) |
|
|---|---|
| 配方 |
桔梗
(
3
分
)
巴豆
(
去皮心,熬黑,研如脂,
1
分
)
贝母
(
3
分
)
|
| 煎药方法 | 上三味为散,内巴豆,更于臼中杵之,以白饮和服。 |
| 服用方法 | 强人半钱匕,羸者减之。 |
| 禁忌 | |
| 备注 | 病在膈上必吐,在膈下必利。 |